全球互联网用户增速减缓,可能揭示了更深刻的不平等

浏览:1372 时间:2024-02-23
人类离全球互联的梦想还有多远?一份基于联合国统计数据作出的报告给出了消极的答案。这份报告来自“万维网之父”伯纳斯·李(Sir Tim Berners-Lee)创办、旨在促进互联网平等的基金会 Web Foundation。根据《卫报》...

人类离全球互联的梦想还有多远?一份基于联合国统计数据作出的报告给出了消极的答案。

这份报告来自“万维网之父”伯纳斯·李(Sir Tim Berners-Lee)创办、旨在促进互联网平等的基金会 Web Foundation。根据《卫报》(The Guardian)提前掌握的报告内容,过去几年,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显著放缓。2007 年,全球互联网用户同比增长了 19%,这个增速直到 2010 年仍保持为两位数,但到去年只剩不到 6%。

2014 年,联合国曾经给出一个相对乐观的预期:到 2017 年,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将接入互联网。现在,这个目标不得不推迟到 2019 年年中才能完成——前提是当前增速还能维持下去。

负面信号 3 年前就已显现。当年,联合国宽带委员会(Broadband Commission)在一份报告中警告,互联网用户增长已经走到了转折点上。按照联合国采用的定义,“线上人口”至少在过去 3 个月内、通过任何设备、在任何地点完成过“上网”动作。

总量增速的减缓仅仅是一个信号,更令人担忧的是互联网用户结构的不平等——这被一些观察者称为“数字鸿沟”(digital divide)。

地域上的不平等尤为明显。非洲的线上人口仅占总人口的 20% 左右,远低于中东、亚洲。而在欧洲国家,这个数字大约是 80%。冰岛线上人口的比例高达 98.2%,这一比例在许多非洲国家仅为个位数,在索马里只有 1.9%。

另一个不平等的维度是性别。除了美洲,大部分地区的男性互联网用户比例都高于女性。非洲、中东和亚洲的情况尤其突出,在较为贫困的城市地区,男性/女性用户的比例可以达到 2:1。互联网在这些地方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道和逻辑。

影响互联网用户增长的因素不外乎几个方面:首先,得有互联网服务的覆盖;其次,人们有能力支付这种服务;最后,人们得愿意加入互联网。

对于运营商来说,供应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前提是有完善的基础设施。非洲在这方面基础薄弱,人口分散在乡村、贫困地区则使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,其结果是,运营商往往缺乏“送网下乡”的动力。

为此,包括 Facebook、Google 在内的互联网公司曾经考虑过基于卫星和蜂窝网络的替代方案。Facebook 的“免费互联网”计划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但有限的网络服务,但该计划进展不顺,先是在印度因为“违反网络中立原则”而被叫停,后来又被指责加剧了缅甸国内冲突。

有限的互联网资源,也意味着更高的上网成本。Web Foundation 曾经对比了 1GB 数据流量在不同地区的价格。总的来说,上网在各地都变得便宜了,但地区差异却很显著。2017 年,在亚洲获得 1GB 流量平均需要花费月工资的不到 2%。而在非洲,这一比例超过 8%。资费的下降幅度也在缩小,2016 年,该比例在非洲下降了 3%,2017 年则收窄至 0.52%。即使有互联网覆盖,偏高的上网成本也会让众多贫困人口无力承受。

人们的主观因素也让问题更为复杂。卢旺达是一个典型,该国的 3G 信号覆盖率达到 85%,费用也相对便宜,但 2016 年的数据显示,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卢旺达人购买了移动宽带服务。根据巴西一项针对“数字鸿沟”的研究,很多“线下人群”对互联网缺乏兴趣,对其经济效应也缺乏认知。事实上,这种认知障碍也是不平等的一种表征,并且无法通过简单的撒钱、兴建基础设施来克服。

针对近年来互联网用户增速的放缓,《卫报》提供了几种可能的解释:或许,互联网过去仅仅是在易于普及的地方普及,现在却遇到了真正的硬骨头;或许,曾经致力于推动免费网络计划的大公司正处于争议重重的时期。无论原因如何,这个趋势都值得警惕。那些被隔绝于互联网世界之外的人们也被隔绝于新的发展机会,从而将贫穷传递下去。

题图来自:wikimedia

喜欢这篇文章?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,每天看点不一样的。